|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一个名为@小红回村种地了的博主火了。95后的他,在大学毕业并在外漂泊几年后,选择回到家乡村庄,当起一个守护家乡的“新农人”,在村里“同时打几十份工”。 很多网友看过他的视频内容深有感触,也有很多像小红一样的人,他们见过世界之大,尝试过很多种形态的人生,却最终选择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与曾经的自己和解,并重新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人生的发力点。
今天的《夜读》,我们约了小红聊聊他的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小红回村种地了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窗外就是村子的月光,正明亮。
农村父母最不希望的,大概就是自己的孩子成为农民,而我如今站在地头,和父母肩并肩,成为了一个农民。农村的阳光曾晒干麦子,晒黑种麦者的面庞,如今,这道阳光踏踏实实打在我的脸上。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如果没有读那么多书,不知道双水村外还有一个大世界,或许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没有烦恼的庄稼人。而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读了很多书,思考得多了,见识了外面的大世界,才回到了我的“上山东夼(kuǎng)村”。
我曾为了不成为父母那样的农民,十六年寒窗苦读,直到大学毕业。
2019年,毕业后我在CBD上班,进入了一直憧憬的写字楼。三个月后,我在这栋写字楼里,写下了我的辞职报告。
在那之后我就像病了。我开始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二十几年,我沿着那条曾经认定的路奔跑,却失去了方向。为此我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说我没有生病,只是烦恼太多。烦恼,远比生病还要难缠,因为烦恼无药可医。
后来我又找过两份工作,做过网课语文老师,也做过编剧,全和理想有关。我的理想有两个,要么成为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要么成为一个创作者,在书本上写字。再后来,我就又辞职两次。
走投无路之下,我开始为我的烦恼寻找罪魁祸首。理想没错,工作没错,我也没错,我想,我只是与外面的世界“水土不服”。最后,我踏上了回村的路。
回村那天我很高兴,坐在大巴车上,感到风从村子而来,那样温柔。但是我忘了,村子也是这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不是世外桃源。父母没有狠狠地骂我,但他们脸上那种深深的失望,远比言语更沉重。
我能够理解他们。在他们看来,我从小就是听话的好孩子,邻居家教训孩子,常告诫他们以我为榜样。但这个榜样,如今竟然成了“坏”榜样。
父母常说我丢人,叫我除了上山干活,不要走在街上,因为别人看到就会笑话我,也笑话他们。这次我依然选择听话,直到有一次我见识到,农村的产物是如何走出村子。
那是镇上的一次大集,我看到镇上快递驿站的门口堆满了箱子,上面画着我每天在种的东西——苹果。从快递老板的口中我得知,那是外地的孩子们在帮家里卖苹果,竟然能卖那么多,堆起来,小山一样。
可能是找到了能做的事,也可能是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的价值,我开始帮家里卖苹果。那是我第一次切实体会到上大学的好处之一,就是有天南海北的大学同学。我的大学同学们开始买我的苹果,一共只有几十箱,但我是那样高兴。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老农民,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开明的思想。对我的选择他们不理解,但尽可能地包容和支持。我观察到,尽管我一天只能卖几箱苹果,但是他们放着自己的事情不做,也要先帮我打包。
回村第二年,我开始在网上卖家里的苹果和樱桃,从此我卖得更多了,也有了新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客户”,但也是我的朋友。我们有一个小小的微信群,我们总在里面开玩笑,我叫他们股东,他们叫我董事长。去年他们还说要给我寄各自当地的特产,我感动坏了。
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出成果。去年,我把家里一万五千多斤苹果都卖了,把家里三千多斤的樱桃也都卖了。我帮二叔卖完了桃子,帮二姑卖完了没人收的秋月梨,尽管数量都不多。忙的时候,快递货车每天来村里,拉我装好的快递,轰隆隆经过村口时,父母终于在村里挺直了腰板,看向我时,眼神中的骄傲冲淡了失望。
此外,我也发现了更多有意义的事。
在农村,50多岁已经算是年轻人。我回村四年了,如今父母60多岁了,他们依然算是村里的年轻人。但现在村里有了一个真正的年轻人,那就是我。
我在村里打着许多“工”,我是电视维修员,虽然基本只是按几下遥控器就修好了。电视是农村最重要的东西,在夜晚,农村的老房子里,往往只有一个老人和一台亮着的电视机。
我也是手机维修员,主要帮忙搞定充不上电、连不上网之类的简单问题,但他们每次都如释重负般说着谢谢。科技日新月异,挑战着他们一成不变的生活,好在现在有了我。
我也是快递员,是出租车司机……我顺手做着许许多多小事,解决着他们生活中的“大”问题。
其实每个村现在都有年轻人。视频火了后,遇到他们,他们和我说起我的视频,总会感叹,他们也做着和我相同的事,只是不会表达。在农村,我可能是被最多人知道的那个年轻人,但绝对不是为农村做得最多的那一个。
我不喜欢“留守老人”这个词,尽管老人们有时需要帮助,但他们都很有尊严地活着。儿女在外,他们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尽管七八十岁了,或多或少,他们仍在耕种,没有放弃自己的土地。农村人总喜欢穿迷彩服,我以前不理解,现在我想,他们与土地搏斗,也是值得敬畏的战士。
回想四年前那个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我,我仍对如今的美好生活感到不可思议。如今的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不再迷茫。
我的生活就是土地。而土地,种下什么就结出什么,只要你耕耘,它就一定会给出回报。
写在最后
“人生的路究竟该怎么走?”相似的问题,很多年轻读者都曾在评论区问过。但在这里小编想说,就像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温度和土壤,人生从没有固定的模板,也没有一条“大家都在走,所以我也要走”的道路。
“你的人生是旷野”,从不是一句空话。有时,构成我们前行阻碍的,往往是我们自己——是对价值的判定,是对成功的定义,是对他人眼光的在乎,以及对幸福的刻板印象。
人生从无定式,没有任何一种人生不值得去过。所以,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我们不妨更加轻松,也更加大胆一点。觉得心动就试一试,觉得辛苦就停一停,觉得不开心就换个方向,觉得还不错就多留一会儿……而梦想是有柔韧性的,换个角度也能实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