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4月15日交汇点新闻刊发文章《收官“十四五”徐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专题展示⑬|沛县正阳小学以“思维课堂”撬动教育改革发展》聚焦沛县正阳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全文如下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徐州市教育事业历经五载深化改革,硕果盈枝。新华日报社徐州分社推出“收官‘十四五’徐州市教育教学成果专题展示”活动。
本专题以省级媒体平台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为窗口,经徐州市教育系统专家遴选推荐,多维呈现徐州市优秀学校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生动实践,在经验共享中凝聚奋进力量。今日专题报道关注沛县正阳小学,探究该校以“思维课堂”撬动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教学模式转型的成果经验。
交汇点讯 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背景下,高质量的教育正从“知识传递”悄然迈向“思维培养”。沛县正阳小学以一场持续3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课堂生态,实现教学模式转型,成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样本。
革新教师思维认知 让思维培养成为学习核心 “学而不思则罔”的千年古训,与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不谋而合。2022年出台的新课标,明确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数学等五大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他学科也隐含思维培养要求。
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到评价体系进行全面革新。2022年,沛县正阳小学启动“思维课堂”改革,推行“指向思维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实践”,锚定三大核心问题:什么是思维课堂?如何构建思维课堂?最终会形成怎样的课堂范式?
学校直面传统课堂教师主导过多、学生被动接受、思维训练流于形式的痛点,组织骨干教师团队通过理论研读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明晰思维课堂的底层逻辑。学校确定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结构化的问题情境和认知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思考中建构知识、提升思维品质,避免形式化“伪思维课堂”,真正实现从“教知识”到“教思考”的转型。
任何教育改革的核心都在于人。学校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分析,发现制约“思维课堂”落地的主要因素有两个: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亟待更新,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对思维课堂缺乏了解,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选择回避和观望。
针对这些问题,正阳小学创新推出“情感接纳—实践引导—能力提升”策略,帮助教师在情感上接纳思维课堂,激发实践意愿,最后掌握具体实施方法,破解转型难题。
革新思维认知,激发教师内驱力。学校采取“温度与力度并存”的管理艺术,注重正向激励,通过价值认同,提升教师职业归属感,建立多元激励机制。如开展“最美班主任”评选、教师荣休仪式、教师节走红毯仪式等荣誉可见的系列活动,让教师切实感受到职业价值。同时,针对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采取教师年度考核机制、传递教师行业发展趋势及职业面临的多种可能性等方式,既维护教师的尊严,又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激励教师可持续发展。
构建专业成长体系 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效能 正阳小学重点打造“学习型共同体”,组建“阳光教师团队”,体现示范引领的辐射作用。团队采用民主协商方式共同制定《阳光教师团队活动方案》,既尊重个体差异,又增强执行约束力。学校精选经典教育书籍,实施专业阅读计划,让教师在共同学习阅读中打好专业基础。
通过一份科学的阅读计划、一套规范的打卡制度、一系列深度研讨的“三个一”阅读机制,沙龙教师共读《为思维而教》《让思维真正发生》《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等经典书目,确保实效。
学校特别要求校干做到“三个带头”:带头完成阅读任务、带头分享心得体会、带头实践课堂改革,建立“校长领读+骨干促读+全员共读”机制,实施“线上打卡→线下沙龙→课例研讨→成果发表→资源共建”的“五步阅读法”。校领导带头开设示范课,骨干教师组成攻坚团队,形成“备课—磨课—反思”的闭环模式,将理论转化为可复制的教学案例。
建立“三级示范”体系。校长示范,每学年开学初校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报告,积累了《改变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效率》《素养型课堂改革初探》《“双减”:学校内涵发展的加速器》《循证视域下的作业设计样态》等宝贵经验;校干示范,要求全体校干每学年开设至少一次校级示范课;骨干示范,组建示范课教师团队,共同备课、磨课、实践和反思。
推进系统实施 完善思维课堂实践体系 在完成教师理念转变和专业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沛县正阳小学重点推进思维课堂的系统化实施,通过“示范引领-教学实施-作业创新-反思提升”四个环节的系统改革,构建“理念实践并重、教学评价协同”的思维课堂生态。学校告别过去零散的教学尝试,实现教学改革体系化升级,为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在教学实施方面,学校建立集体备课“四聚焦”制度,即聚焦课程标准,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聚焦思维培养,标注课堂思维训练点;聚焦学科本质,设计大概念统整的问题链;聚焦差异发展,预设分层教学活动方案。
构建课堂结构模型,学校将课堂分为三阶段。思维激活阶段,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聚焦核心问题;思维发展阶段,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合作交流构建知识;思维深化阶段,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通过反思实现能力提升。 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学校主要采取巡课措施,重点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推门听课,关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一致性;评价以“学与教时间比”为核心指标。 作业设计同样成为思维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构建“4+X”作业体系——基础巩固层,实施ABC三级分层作业;思维拓展层,设计跨学科项目作业;实践创新层,开发社会调查类作业;个性发展层,设置每日思维挑战题。 评价机制也随之革新。学校通过开发《课堂教学反思表》,为教师提供结构化反思框架;建立反思成果转化机制,鼓励教师将反思整理成教研论文。 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正阳小学逐步形成可复制的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研究“让思维过程更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持续实践打磨完善现有模式,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校本特色的思维教育生态系统,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筑牢基础。(沛县正阳小学校长 朱旭)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