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394|回复: 0

两省两村心连心,相亲相爱一家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0
发表于 2024-9-19 19: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共用一个舞台共唱一台“大戏”9月16日交汇点刊发文章《两省两村心连心,相亲相爱一家人》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029.jpg

全文如下

9月15日傍晚,秋意渐浓,落叶缤纷。在沛县汉源街道韩楼村村民广场,伴随着激昂的鼓乐,一场由韩楼村与山东微山县赵庙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迎中秋文艺大戏正式拉开大幕。
“演员都是两个村的‘老熟人’,节目非常符合我们老百姓的口味,精彩得很!”韩楼村村民高兴勇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随着演出的进行,腰鼓、豫剧、旗袍秀等节目轮番上阵,赵庙村新时代舞蹈队带来的《丝绸之路》民族舞蹈“技惊四座”,赢得台下群众阵阵掌声,让这场演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省际文化交流。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034.jpg

“我跳广场舞已经有十多年了,听说这里有演出,就带着队员们来‘凑热闹’。”赵庙村新时代舞蹈队队长刘召英告诉记者,平日里一到晚上,她都会穿上舞服,散着步来到韩楼村,和这里的“老姐妹”们切磋技艺,编排节目,用艺术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村里去年建起‘百姓大舞台’之初,还只是本村村民在这里唱唱戏、跳广场舞,后来赵庙村的文艺爱好者也来这里展示切磋,规模就越来越大。”韩楼村党支部书记魏艳梅告诉记者,现如今赵庙村常来这里演出的村民已有20多人,两地村民自发组成演出队,共用一个舞台,共唱一台“大戏”。

“百姓大舞台”西侧,韩楼村还建起了一座方言文化广场,广场上有一面方言墙,“今每儿”“过堂底”“者不了”“零嘴头子”……一句句带有山东特色的方言,见证着边界村形成历史的同时,也成为两省两村一家亲的生动注脚。

微信图片_20240919154038.jpg

不只是共唱一台戏,此前,韩楼村和赵庙村之间有一条深约一米、宽约两米的水沟;历史上,为争夺边界上的湖田湖产等资源,两村村民在村子之间挖出了一条沟,不但隔断了交通,也伤害了感情。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协商议事制度不断落实,两地从“争一争”,变成“让一让”“一起干”,携手在发展上做文章。当年的深沟填平了,建起了桥,修起了路,一块写着“省际接边和谐共建示范村”的牌子也竖了起来。

“这些年,韩楼村与赵庙村开展深度合作,两村常态化召开联席会,村支书相互在对方村‘挂职’副支书,村民共同开展治安巡逻、交通劝导,确保了边界村之间的平安和谐。”魏艳梅说,多年来韩楼村与赵庙村之间从未发生过一起边界纠纷,两地群众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一家人。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插件定制,云服务器购买 联系QQ 860855665 ;更多精品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邮箱: 18052225101@163.com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 QQ 942194531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苏ICP备2022013941号-1
版权所有: 西祠徐州城市站

苏公网安备320322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