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01|回复: 0

笙吹奏,原生态的丰县乡村音乐

[复制链接]

630

主题

200

回帖

229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290
发表于 2024-8-10 09:0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
1.png

文化传承保护在丰县

笙吹奏
笙是中国汉民族古老的簧管乐器

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了

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吹管乐器

对于笙乐器

大多数人的印象

都来源于民间戏台和红白喜事


丰县笙吹奏的音乐

既有北派的高亢、激昂

也有南派的典雅、秀丽

广泛应用于戏曲伴奏

乐队合奏、独奏等

兼容并蓄,声情并茂

在锣鼓喧天中

笙总能带来

一股清越、高雅又略带一丝柔和的音色

2.png
石怀亭是丰县笙吹奏艺人

多年来

他潜心钻研

笙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制作工艺

继承丰县笙乐器的精髓

加以创新改良

使丰县笙的吹奏更加完善和得心顺手

走在了创新笙的最前沿

3.png
4.png
笙一般是苦竹做成

有14苗、17苗、21苗、24苗、36苗等

笙吹奏是吹奏者用合适的气流吹吸吹奏

靠气流震动簧片产生声音

簧片——则是笙的灵魂部件

5.png
6.gif


明亮的窗前,石怀亭伏在案头

正在仔细地制作笙的簧片

他时而用小工具打磨,发出“嘶嘶”声

时而拿在耳边拨动簧片听听声响

制作中,都要把簧片安到笙中试音

每个步骤,石怀亭都精益求精


7.png
8.png
9.png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笙乐器

石怀亭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

用自己的行动

向观众展示笙乐器的魅力

不仅自己坚持笙吹奏艺术的研究

还特别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

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艺和经验

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笙、学习笙

使丰县笙吹奏艺术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10.gif


中国千年的古老技艺

在一代代继承和创新中

拓展了新的文化内涵

而正是由于石怀亭等丰县艺人

共同守护、传承这项民间艺术

丰县笙吹奏才能一直绽放光彩

”声不息

[size=0.8em]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今丰县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管理员邮箱: 18052225101@163.com 侵权投诉入口 广告热线: QQ 942194531 互联网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942194531@qq.com
苏ICP备2022013941号-1
版权所有: 西祠徐州城市站

苏公网安备32032202000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