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暑假已经开启
许多学生家长也会这个时候
给孩子们报兴趣班、辅导班
不少诈骗分子
便趁机冒充学校老师、学生本人
以缴“培训费”为由实施诈骗
真 实 案 例 一
居民陈某在孩子辅导班群内收到信息,内容是暑假期间孩子上课时间与收费通知,陈某没有多想便按对方要求转账至指定账户。后来老师发信息澄清,陈某才发觉被骗,共被骗7000余元。
真 实 案 例 二
居民吴某收到孩子培训班群内一条信息,内容是暑期提前交费有优惠活动,吴某未经核实便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账户转账,共被骗8000余元。
骗 局 解 析第一步“关键词”搜索潜入班级群
骗子在社交软件上规模化撒网式搜索关键词“班级群”“年级”,就能找到很多这样的群,碰上一些入群无需验证或管理不到位的群,很容易就能蒙混进群,潜伏在群里。
第二步克隆班主任信息
成功潜入班级群后,骗子通常都会先潜水。在此过程中,他们主要是搜集群内的相关情况。比如,班主任的头像照片、群内发布相关信息内容的规律。在一切准备妥当后,骗子就会趁班主任上课或是工作的时机,迅速将自己的头像换成班主任的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样。如此一来,在真正的班主任没有上线时,骗子就成了“班主任”。
第三步演双簧,骗完就走
由于老师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在群里发送收取学费、资料费的信息,并附上收款方式。如果有家长质疑,假“班主任”就会直接回应,或者控制另外一个加入群的骗子号和自己演双簧,对质疑的人进行“敲打”。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敢得罪班主任,所以马上就交了钱。等真的班主任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骗子直接退群走人,而他们骗取的钱也已经迅速洗白了。
如果在家长群中看到老师要求缴纳相关费用的通知,不要轻信,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求证确认。
应当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与老师进行联系、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
一旦发现涉嫌诈骗,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凭证,立即拨打110报警。
▐ 来源:反诈中心
▐ 编辑:张 森 潘 蒙
▐ 审核:许 影
▐ 审签:刘法章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丰县公安微警务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