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里的红 发表于 2024-4-23 16:45:02

沛县“村界杯”又要火!10家中央媒体齐聚沛县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开展了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征集工作,共有54个案例入选,沛县“村界杯”农民足球赛位列其中。<br />为充分报道入选精品赛事案例,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凝聚“三大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的共识,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以“寻根三大球”为主题,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中央媒体走基层”活动。<br />4月21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体育、中国体育报、农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财经报、新体育网、华奥星空10家媒体的13名记者齐聚沛县,就“村界杯”农民足球赛进行了实地采访。<br /><br /><br /><strong><font size="4"><font color="#4169e1">现场很热闹,氛围很浓厚,赛事很有活力</font></font></strong><br />来到鹿楼镇七八堡村足球场时,这里正进行一场激烈的赛事。众多央媒记者被现场浓厚的氛围感染,纷纷拿起相机、手机拍摄比赛现场。<br /><br />第一次来到沛县,看到七八堡村的足球体育赛事,中国财经报记者惠梦立即被赛场的氛围深深打动,现场采访了观赛的群众、小吃摊摊主、村民运动员等,感受到大家发自内心热爱足球运动。<br />“赛场上奔跑的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村民,台下观众是本地的父老乡亲,很多人都是自己搬着小马扎,他们参与足球赛事的热情特别感染人。”惠梦表示。<br /><br /> “这是我第一次来沛县采访‘村界杯’,被现场火热的比赛氛围、村民的热情投入所感染。”中国体育报记者林剑介绍,“村界杯”给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在融合式创新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首先,当地政府、足协、村民各司其职又互相支持协作,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全民受益。其次,“村界杯”挖掘了沛县丰厚的足球历史,通过历史与现在的融合,展现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基层体育新风貌。第三,一方面立足七堡、八堡村发源地,延续擦亮传统品牌,另一方面也将视野投向镇域、县域,让“村界杯”不止成为展现新农村生动图景的窗口,更成为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br /><br />在农民日报记者杨钰莹眼中,“村界杯”确实让人大开眼界。这是农民自发自愿组织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源于农耕农趣农味,充分体现了以农民为中心的办赛理念。现场观众用小马扎“围”起来的热情,球员们“踢”出去的风范,几代人传承这项运动精神上的痴迷,甚至是朗朗上口的标语,都成为最靓的“村弹幕”。<br /><strong>希望“村界杯”持续火下去</strong><br />活动当天,采访团不仅观看了“村界杯”农民足球赛,走访了鹿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处,还就“村界杯”的发展等问题与当地召开了座谈会,大家均表示,沛县的“村界杯”未来发展可期。<br /><br />“足球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来源于群众,植根于群众,是群众自发的活动。”鹿楼镇党委书记张海啸表示,要将这项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留量”,还得依托“村界杯”这一品牌,把商品经济、露营经济、美食文化、大集文化融入到农文体旅融合项目中去,实现多业态融合,做好乡村振兴文章,为群众致富和村集体增收做好支撑。<br />“希望‘村界杯’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带着泥土气、烟火气以及接地气的风格。”新华社记者赵建通对于“村界杯”未来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希望热心村民以及热爱足球的广大百姓继续发挥力量和智慧,把活动办得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br />农民日报记者杨钰莹则表示,期待“村界杯”能够持续火热,这不仅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也成为促使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br />“作为体育部门,一定会保护好群众性健身热情,做好人才的培训培养和各种保障工作,倡导文明行为,引导实现持续性良性发展。”徐州市体育局副局长朱强表示,希望“村界杯”持续火下去、影响力越来越大。<br /><br>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沛县“村界杯”又要火!10家中央媒体齐聚沛县